《学与问》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与问》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与问》教学反思1《学与问》一课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紧紧抓住“勤学好问”这一点进行叙述。先写“问”的重要性,再举例子来证实;接着写向谁“问”;然后写“问”与“思”要结合;最后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任。整个课文叙述,言简意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坻。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导致例如他对科学的不懈探求。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有问题要请教别人,拜能者为师。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我想,这篇课文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篇很好的范文。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请学生划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后指导总结。学生根据我的指导,分别把课文的五个部分归纳出来,分别是:
1、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
2、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3、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像哥白尼一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4、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
5、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学生归纳后,我要求大家看书,然后把课文的五个部分联系课文说说,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说出作者的思路。这样的好处是能统领全局,清楚地了解课文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学习课文就很轻松,也很明白了。
教学这篇课文之后,我感觉到,根据不同的文章定下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初拿到这篇文章,通读一遍,发现与我们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很相似,在文体和结构方面几乎都如出一辙。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
第一次备课时,我所做的就是梳理课文。第一个事例是哥白尼的例子,我引导学生抓住“经常”和“缠着”理解哥白尼非常喜欢问。“这对哥白尼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吗?”与下文的“不懈追求”联系起来。“这些问题呢?”读一读这些问题。抓住省略号让学生说说哥白尼还可能提哪些问题。并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因为勤学好问而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把握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与他成就的联系。
第二个事例是沈括的例子,他就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最终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我们现在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多问)问谁呢?怎样问呢?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去。(要学会发现问题,随时随地提出问题,拜能者为师。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在由“能者为师”让学生说说与之相近的名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等。
最后再回到文章的中心观点上来,让学生将学与问结合起来,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做学习的主人。自己备完之后,感觉找不到任何的亮点,就是将文章分析了一边,像我们的常规课堂一样。
课末,总结升华,拓展延伸,补充有关学与问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然后出示齐读,最后出示陶行知先生的《每事问》和《问到底》,让学生课后读读并理解。
写完教案,与年级组内的老师交流的时候,都感觉这样一篇浅显的课文,我们能不能上出新意,做一点大胆的尝试。我们的初步构想就是将这节课定义为语文实践活动课,那怎样设计才能既让学生活动了起来,又没有脱离了课文。在一次次试教过程和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教案内容。
上课的时候没有老师听课,但是我还是按照自己事先的设计进行教学。上完此课,将这次的课堂实践感受总结为几个关键字:
一、创新。没有上过这样的课。这节课将一个个活动渗透到课文之中,给枯燥的议论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学生和老师都感受到了一种新鲜,在试教和上课的过程我都感受到了学生对其的热情高涨。这无疑是一次创新的设计。艺术都需要创新,课堂教学作为艺术的一种,也迫切地需要打破常规,进行创新。
二、不安。会不安是因为没有上过,我们上过太多“循规蹈矩”的课了,对这样的实践有些没有底。我们不清楚学生会怎样提问,会怎样回答,这在以前的教学中是很少的,我们对于学生的答案总是能心中有数,但这次的“心中没数”多少使人有些“提心吊胆”,能不能在课堂中机智地处理突发的情况,或者是学生的反应不及我的想象效果又该怎么办,这些想法都使我颇感不安。其实教学也像任何一门艺术一样,总是带有遗憾的,但遗憾未必不美,完美无缺的课总是很少的。放准心态,平静一些,或许呈现出的公开课的效果会更好,我们也会更从容一些。
三、进步。公开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虽没人听讲,但我也收获了进步,得到了成长。创新的设计给我带来的是灵感的撞击,当课文教学遭遇瓶颈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去思考课文,打破常规去建构课文;团队的合作让我感受着温情,一起交流,一起互动,既是智慧与智慧地碰撞,我们也是一起进步;组内老师的意见让我明白了前进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课堂应该做好充分的预设,但无论怎样生成的过程不可能完全等同于预设,这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而教学机智是经验和积累的养成。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美的。”其实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提醒自己要继续努力,做个机智的老师。
这节课已经画上了句号,但我觉得我对它的思索不止如此,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思索也远远不止如此。
《学与问》教学反思2《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教学第一课时,我从谈话导入。板书“学”、“问”,人们常把有知识的人说成“有学问”。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与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也就是议论文。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议论文。(《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总结出议论文的一般特点: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观点。
接着让学生自学,读课文,找出文章的观点,同时给文章分段。应该说这篇文章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文章的中心观点: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分段也是很简单的。
教学第二课时时,我从“问”字入手,引 ……此处隐藏10644个字……有理有据的提出观点: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问”的重要性,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第二自然段写哥白尼从小喜欢“问”,成就了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第三自然段写小学生又问题要请教别人,能者为师。第四自然段写我们要像沈括那样,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结合起来。第五自然段写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我想,这篇课文层次清楚,中心鲜明,是篇很好的范文。上课伊始,我并没有老生常谈似的让学生分段,概括段意,然后指导总结。我个人认为,解读一些文章,有的时候不一定非按部就班的初读,分段,概括段意;精读,理解重点词句,总结。有些文章整体性很强,分段反而会让其支离破碎,再者,有些文章很长,每段从何处始,到哪儿终,这都是见仁见智的,并不是一定能分个明明白白的,若非要弄一个正确答案来,会不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呢!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另辟蹊径。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学与问》这篇文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预习了,你觉得这篇文章是重在叙述一件事,还是重在塑造人物形象,若都不是,那是为了告诉我们……”
“都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是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大声说。
“大家赞同吗?”我顺水推舟。
“赞同”
“那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划出讲道理的句子。”
不知不觉中,学生上了我设好的圈套。
很快,学生的手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脸上写满自信。
指名一一汇报,相机板书: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我接着忽悠:
“是的,道理是摆在这儿了,你信吗?凭什么信他呀!”
这样,又轻而易举的由道理过渡到用来证明道理的事例。
就这样,课文的脉络清晰可见,学生的学习思路既明了又跳出了分段的圈圈。这节课,教的从容,学生学的也轻松,比那一潭死水般的呆板的教学模式要好些吧!
当然,原有的教学模式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尝试,也是本人的拙见,若有妄自尊大之嫌,敬请各位同仁予以谅解
《学与问》教学反思14《学与问》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另一个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感悟:“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让学生明白“只有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勤学好问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过程中,还要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获得答案。
成功的地方:
1、课前对教材研读的较为深入。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课前,我认真地读了好多遍,已经做到熟练背诵。(我想这给我在课堂上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理解以及评价学生做了很好的准备)
2、从关注教案转而关注学生。以前教案不熟使我无法更好地关注学生,因为想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有时不得不忽视学生的真正所需,无法从促使学生提高的角度去着眼自己的课堂,而这堂课我体会到一种调控课堂的乐趣。我不捧课本,眼睛关注着学生,我能用启发性的语言和评价引导和激励他们去思考,看到有些孩子朗读不佳,我会“停下课来”指导、鼓励他去朗读……
不足的地方:
1、悬疑不够。这篇文章比较直白,开头我设计了一个导入:同学们,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接着板书:学与问,齐读课题。——这样的导入直接,可似乎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我先板书“学”,进行谈话,接着板书“问”,最后再添上一个“和”字,那么学与问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可能简单而又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
2、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一个高效的问题应该是先有几个同学举手,过一小会,又有几个同学举手,再等等,举手又多了……而这节课,可能容量比较大,潜意识里有“抢”的意识,当看到上述情况的“好兆头”时,我已经“等不及”请学生来回答问题,而没有给其他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3、在教学设计时,由于没有考虑到时间的安排,所以前松后紧。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学与问》教学反思15《学与问》与学生学过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在文体和结构方面非常相似,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点,通过中外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应该说这篇文章脉络清晰,内容简单。因此本课教学对于内容的理解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我觉得语文教学的两大要点“学习文章写了什么”和“明白文章怎样写的”,本文可以着重从第二个方面入手,就是围绕“文章讲了什么观点,举例什么道理,学与问两者有什么关系”等为明线,通过学生自学,师生对话,来渗透“如何写”说理文的学习,亦即弄清说理文的结构。纵观本文教学过程,在注重言语实践训练方面,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交流。
一、鼓励学生将文本学习和实践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举例说说自己“问”的经验,开始学生出现卡壳现象,后来通过点拨,引导,将学生逐渐带到生活实践中,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表达有“米”可“炊”。在如何学会提问的环节,我和学生置换了角色,精心创设各种情境,提出在什么情境下该去问谁,也就是深入理解“拜能者为师”的道理,调动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再以运用的方式予以表达出来,使文本的学习落实到语言实践中来。在后来的拓展环节,更是用比较难的开放式辨析题“谈谈对有人说课题应该改为《问的重要性》的看法”来考大家,使学生将学习到的文本材料经过逻辑性很强的组织加工。总之,本文的教学时时刻刻都围绕着言语实践进行,没有满足于单纯读读文字材料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并且时刻保持师生的平等对话氛围。
二、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重视写的训练。
本文学习我随时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能力进行调整教学,所以没有过多的程式化步骤,仅仅备课时根据教学重难点预设了必须实现的目标,过程则通过师生对话向前推进,所以师生的“听”很重要。王尚文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就非常重视“听”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认真听,才有可能使以下的“说”“读”“写”顺利进行下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开头和课中用书签作为奖品,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渗透了相关资料在书签上,比如书签上写着或贴着学与问的观点、学与问的有关名言、小故事等,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在学习完文本之后,我在作业环节安排了“写读后感”这个小练习,练习的小提纲既是对文本的内容概括,也是对结构的梳理,同时也为读后感的内容起到了概括作用,一举三得,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写作成了不再头疼甚至是一件快乐有成就感的事。
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情境下,说理文会有各种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本次教学权当一次积极的探索。